第(1/3)页 午后。 赵祯以一副商人扮相,出了宫。 张茂则驾着马车,直奔汴京城西北方向。 汴京城西,金梁桥北。 有一个衙门,名为:榷易院。 顾名思义,榷易院就是处理边境榷场贸易的衙门。 榷场贸易,规矩甚多,需要办理的凭条也多。 汴京城,作为天下商品货物的汇聚之地,自然就成了很多商人的中转站。 一些去燕云边境榷场做生意的商人为了方便,便住在了榷易院附近。 久而久之。 榷易院旁边的卸药巷便成为了商人们的聚集地。 其中,以在宋辽榷场做生意的商人居多。 卸药巷,以药材闻名。 也有瓷器、茶叶、纺织品、香料等商品,都是辽人急需的畅销货。 这里的货物也是整个汴京城最便宜的,但量少不售。 当然,巷子里也有茶铺酒馆、客栈当铺之类的场所。 赵祯之所以来这里。 便是想听一听百姓的心声,这些人,比他更了解辽人。 …… 约大半个时辰后,赵祯来到了卸药巷。 卸药巷长约八百米。 两边货场林立,满是各种载货的牛马车。 赵祯与张茂则刚到巷内,便有一个面带笑容的青年男子迎了过来。 观其面相,便是个精明人。 “二位贵人请留步,鄙人孙三郎,乃是这卸药巷的牙子,不知二位有何买卖要做,鄙人愿意引荐!” 张茂则客气地说道:“我家员外听闻宋辽边境的榷场买卖利润高,想拉一批药材卖一卖,烦劳孙牙郎介绍介绍。” “好说,好说,敢问二位贵姓?” “我家员外姓赵,我姓张,乃是家中管事。” 第(1/3)页